close

地理作業,似乎是寫人文。

關於世界是平的一片,電影心得。

這是敘述一個美國人接受其他文化的故事。

故事劇情就是那樣,就只有那樣。

我們再看看原作作者,Thomas Friedman。

他是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的時候,突然覺得一週寫一欄很煩,
因為他想寫一本書,而工作使他無法空出時間專心寫書。

所以他向上級申請假期,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假期,結果當然是通過了。
因為他和主管說:

「如果你不趕快讓我休三個月的假,我就會因為抓不住目前世界上的潮流,我就會落伍。如果我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上寫出落伍的內容來,你恐怕不會很高興吧?」

然後他在這三個月的假期裡面完成了一本書,就是世界是平的。

而最近他又想寫書了,他說:

「多年以來,印尼人就和我們一樣,都被教導說人生是種交換:健康的國民和許多工作機會;或是茂盛的叢林和許多長臂猿,這兩者不可兼得,你一定得放棄一個才能換取另一個。但事實上,你一定得要兩者兼有,否則最後你會失去一切;到時,就連諾亞也救不了人類。」


總之他還想寫一本關於環保與人類的書。

回到正題,世界是平的劇情真的很簡單,可以用一句話帶過。
而他的意涵也沒有那麼難,只是人們常常因為環境而忽略了。

那就是多元文化共存的影響與意涵,看起來很學術的樣子,實則不然。
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我們在地下街看到有外國人拿相機拍一群聚在一起玩PSP的人。
世界是平的大概就是這種感覺的東西。

世界是平的一開始告訴我們美國也有產業外移的情況,主角跑到印度去當主管(順便訓練新主管),負責管理客服單位。

因為在印度,同樣一份薪水可以請更多人。就跟現在台灣加工業逐漸外移一樣。

影片中多處在著墨印度文化,例如說他們的家庭觀、宗教觀。
主角在那理簡直像鄉巴佬一樣,但他仍執意用「美國的」方式去管理員工。

結果當然是沒人喜歡他的作法,效率因此不好。
在和員工講了一堆很蠢的話(在牛身上烙印、應該要學會美式英語來接待)之後,終於有人提醒他說:「你最好去理解一下印度文化。」

在幾經波折之後(想吃買不到的吉士堡),他依然是笨的可以,還是沒什麼理解印度。
直到有一天他在荷麗節出門,遇到用顏料砸人的慶祝方式後,思想上突然有了突破,發現到其實印度文化也很好玩的。

例如荷麗節為何要灑顏料,是印度人認為在這個節日,萬物都得有新的色彩。主角的思考在這個節日上有所轉折,正印證了新氣象的產生。

主角開始在人事管理上聽從員工的意見,例如讓他們在辦公室的隔間放自己喜歡的東西。
神像、家人的照片(反應印度人是很重視家庭關係的)、玩具....

然後主角還讓員工有獎勵機會,得到自己喜歡的商品。
因此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主角訓練新主管和員工的任務就快完成了。

在完成之前他還成功了把了妹,不過那就不是那麼重要了,因為跟主旨沒有太大關連。

故事到最後,印度的員工們完成訓練之後突然受遣散,原因是公司被更大的公司吃了,而且下個外包地點要去中國,正是現在趨勢。
中國的員工要求的薪資更便宜,而上級認為主角有能力去訓練新員工,而且還給他更好的待遇。
不過主角自從被甩了之後就變了一個徹底的爛好人,把工作機會讓給那些員工裡唯一要失業的中年主管。
因為其他人受到的訓練都足以在短時間內再度被聘用,因為便宜又專業。(不過這邊有點資本主義掩飾把人開除之後拍屁股走人的意味)

本作描述了近代有些地方員工薪資上漲,產業外移的現象。然後以此出發去探討西方公司外移到其他國家時,文化差異的問題。

 


感覺很久沒有寫這麼長的東西了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avat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