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天老師用作文突襲

題目是「惑」

四十分鐘內不小心寫出了還不錯的文章

覺得被印成紙到處傳很可憐所以PO在網誌上

內文:

現代人不怎麼喜歡碰到「惑」──一種使心神不穩定的情境。人們在碰到惑的時候會去尋求解,譬如好學的學生會去找老師解題;產品說明書上一連串的問與答;愈來愈發達而全面的客服服務。在在都顯示了一件事:「人們希望解決『不明確』,進而消除心神上的不平靜。」千年前的孔子也提過「四十而不惑」的概念,可見得古人也追求「解惑」、認為應當要「不惑」。這種概念也隨著道統的傳承貫穿於中國人的價值觀中。

而這個不怎麼喜歡碰到惑的族群,在碰到惑的時候通常是「除之而後快」,而除惑的方式也有很多種,從求神問卜、詢問高人、自行解答到逃之夭夭都有,總之速戰速決是首要的條件。這樣的觀念推廣到後來,人們就養成了盡量不要碰到惑的習慣,因為碰上了還得找各種方法解決,太麻煩。而為了不要被同樣的惑困擾,人們常常把問題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,好讓下一次或下一人在碰到惑的時候可以迅速解決。

所以我們現在會碰到的「惑」沒有前人碰到的那麼多了。從修電腦到談戀愛,都有專人或指南書可以參考。然而長時間下來,「惑」減少了、人們困在「惑」之中的時間短了。到後來,人們對於「惑」的容忍度也越來越小了。我們面對惑的思維,成了挑選解答的選擇題。而放棄自行突破惑的過程,是一件危險的事。那會使自己習慣於接受他人給予的結論,長時間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得出結論,久而久之會失去自我意識。當多數人都習慣找結果,而不重視過程的時候,社會將因一味遵循前人給予的解答──傳統、習慣,從而原地踏步、無法應對新時代的變遷而逐漸僵化衰亡。

究竟要如何面對「惑」呢?這個問題當然也是一個「惑」,若要得出屬於自己的「解」,至少是先放下面對未知而徬徨、恐懼的心態,平靜自身以思考為何會陷入惑之中,最終必然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解。

 

 

 

師評:層層破理、直指現代人「避惑」心態,文字鏗鏘、極具說服力。

 

作者自行吐槽:這篇作文前面顛覆了現有傳統價值觀,但舉證不夠清晰透徹,而且後續的價值渲染篇幅不足、稍嫌無力。

 

作者抱怨:晚上忘記把作文帶回家打的結果,就是中午跑到圖書館冒著被風紀登記缺席的風險把作文打完。而且還沒吃到午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avat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